台灣女建築家學會

分享

文章

  • 許麗玉︱從雜誌,我們能否清晰描述社會--悼念建築師雜誌前主編林芳怡(1965-2021)

    悼念一個人,往往意味著回溯時光,喚出她感人的片刻記憶,描述我們記得的陽光女孩,以慰親友;而在《建築師》雜誌上悼念芳怡 (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共同發起人),我試圖描述曾經有她投入的社會脈動,植存一種「領悟」,以告公眾,期使「悼念」成為動力。

    作者 : 許麗玉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許麗玉︱大隱於市的建築觀― 紀念與王秋華建築師(1925-2021) 的初識

    台灣現代圖書館之母暨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名譽發起人-王秋華建築師於2021年6月14日端午節下午2時15分在仁愛醫院平靜辭世,6月28日家祭後移靈入她生前設計的王家墓園,享壽96歲,從此長眠台北。筆者撰此文時,重讀王父日記註記:「1979年6月28日秋華今日回抵台北。出國作建築工作三十年,茲最近決定放棄在紐約的工作,將在台灣授教台北工專。」巧合的日期彷彿早有定數,她在知命之年從父母之願,來去台北定居42年光陰,這裏是她人生中停留最長時間的家,今歸去,竟如她對每件事都有所準備的性格。筆者與她在2013年夏天結緣,短暫八年間初識她的建築與思想,今日已來不及求教更多,回首探問歷史,謹向這位畢生專心致力於建築工作、關懷社會環境、平等謙和待人、大隱於市的建築家致敬。

    作者 : 許麗玉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WAT ᅵ 環境、時代與社會的改變關鍵在「人」

    近日建築界匿名投訴之茶壺內風暴,掀開了長期積累的性平、勞權問題,卻仍被簡化為零星個案、口水之爭、網路霸凌等,著實遺憾。基於台灣社會與建築體制之特質,台灣女建築家學會(以下簡稱WAT)於成立之初,已隱約體察到性平危機和世代衝突是一體的問題,無法二分。因此,WAT自2019年初便嘗試探討環境、時代與社會的改變關鍵,使連結上空間規劃專業關懷的公共議題,希望邁向老吾老、幼吾幼、永續文化與生態城市規劃,也希望讓我們的城市成為世代能發展未來的好所在。

    作者 :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趙家琪 | 微光徐行‒‒論台灣現代建築中的女性建築師角色

    台灣建築師界一直是男性建築師的天下,1949年之後,始有第一位女性建築師的出現‒‒‒‒修澤蘭老師,接著有王秀蓮、黃秋月、王秋華3位老師為箇中翹楚。在她們事蹟的激勵下,女性就讀建築科系的人數漸增,2013年註冊女建築師173位,占總註冊建築師的5%;1999年921地震後的重建與參與,使新一代女建築師備受注目及重視。

    作者 : 趙家琪 / 趙家琪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黃長美|台灣住宅發展與設計

    本文第一部分為台灣住宅發展的回顧,及其發展歷程中若干值得一提的風潮事件紀錄,同時說明台灣近十年來的住宅變化趨勢及特性。第二部分藉由從2006年開始台灣建築雜誌社所舉辦的「台灣住宅建築獎」中的得獎作品,說明台灣住宅近10年來設計重點因素的轉變,及其中值得嘉許的嘗試。

    作者 : 黃長美 / 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張清華、李金威|建築專業如何參與循環經濟

    「循環經濟與綠建築一樣,它們其實從來都不是一個新名詞,工業革命前在地球資源能源還未被如此快速開發使用前,那時候的匱乏是因沒有科技帶動更舒適的生活,今日的匱乏是為了過更失事的生活,科技所驅動的線型經濟讓資源即將耗盡。建築業曾經被政府比喻為帶動周邊經濟活動,產業發展的火車頭,後來因高科技加速發展,能源耗損也加速了,今日政府推動的前瞻建設大動土木,需要大量的營建資源與人才支援,而同時我們在大量廢棄物將再被製造出來前要發展循環經濟,經濟與循環並重這將是極大挑戰。

    作者 : 張清華、李金威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藍志玟、Fernando Diniz Moreira|Lina Bo Bardi的傳統與現代: 以西斯科・龐貝亞活動中心工廠再利用為例

    巴西較為人所知的建築師是魯西歐・科斯卡(Lúcio Costa)與奧斯卡・尼麥耶(Oscar Niemeyer),當他們被當作巴西現代主義建築進步的代表時,另一位知名的女性建築師麗娜・波・芭蒂(Lina Bo Bardi)則用她義大利傳統建築系訓練眼光與田野調查方式,關心巴西風土建築與藝術,有別於巴西當時流行的精英現代建築風,Bo Bardi有別於巴西現代建築主流,獨自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設計風格。本研究藉由Bo Bardi的SESC Pompéia活動中心之舊工廠再利用設計,介紹巴西現代建築發展背景,與她如何了解巴西的風土文化,運用她女性建築師的觀察利用案例傳達建築設計理念,在建築保存再利用的設計中實踐,進而詮釋Bo Bardi的設計風格與特色。
    關鍵字:Lina Bo Bardi, 地域主義,女性設計,巴西文化

    作者 : 藍志玟、Fernando Diniz Moreira

    繼續閱讀 »
  • 何黛雯 | 聚落文化資產空間敘事特徵之研究

    聚落含納了不同歷史時期與不同族群,因應著不同環境所共同建構的家園以及人們所共同活出的空間場所。2016 年 7 月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,其中對於「聚落」名稱調整為「聚落建築群」,定義聚落為以空間為主體的有形文化資產,將過去聚落侷限於村落民居類之生活建築群體概念,延展至產業類、軍事類等已無人員使用之建造物群體。此聚落理解方式的轉向,亟待對於聚落文化資產理解方式進行梳理,本文嘗試透過法定「聚落建築群」空間敘事特徵之研析,作為文化社會理解途徑的基礎。

    作者 : 何黛雯 / 建築師、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生

    繼續閱讀 »

分享